全國政協委員:縣域急救體係建設需要國家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_彩神V

彩神V

全國政協委員:縣域急救體係建設需要國家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

所屬分類:行業資訊     閱讀次數:1739     發布時間:2022-03-11

中國近80%心血管病患者死於院外,其中一部分因為院前急救時間長、流程欠規範,死於家中或去醫院途中。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髒中心主任、心內科主任霍勇帶來了《加強我國縣域醫療急救和應急救治體係建設》的提案。

下載.jpg

據提案數據顯示,中國近80%心血管病患者死於院外,其中一部分因為院前急救時間長、流程欠規範,死於家中或去醫院途中。麵對這一痛點,要從完善縣域急救體係入手,在政策的支持下,統籌資源、優化急救網絡建設、縮短院前時間、規範救治流程。

霍勇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強調,加強我國縣域醫療急救和應急救治體係建設,需國家層麵有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

大部分縣域急救體係,存在多方麵弊端

霍勇在提案中指出,現階段中國急救中心的運行模式主要分為獨立型、指揮型和依托型,各有優勢和短板,其中大部分縣域急救體係屬於依托型——依托縣域醫院,調度能力有限。

霍勇告訴媒體記者,北京等一線城市急救體係多是獨立型,將院前急救功能從醫院剝離,成為獨立的係統,有指揮調度、院前急救、緊急醫學救援、管理等功能;二、三線城市多是指揮型急救體係,重點負責院前急救的指揮調度,和獨立型相比管理功能較弱,未來可以升級為獨立型;大部分縣域急救體係屬於依托型,將院前急救工作依托於縣醫院,由醫院門急診負責統一派車和救護。

霍勇分析,依托型急救體係存在四方麵問題:

第一,依托型急救體係調度能力有限、急救站點少,對於患者撥打120或下級醫院要求轉運患者的情況,大部分急救車從縣域醫院出車,往返路程耗費大量時間,使患者院前轉運時間延長,影響患者預後。

另外從急救反應時間來看,有相關研究數據顯示,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地區的急救反應時間基本可控製在6~8分鍾,而我國東、中、西部地區急救反應時間均在15分鍾以上,幾乎是國外2倍,且國內欠發達地區相對發達地區反應時間更長,農村相對城市反應時間更長。

第二,依托型急救體係隻能提供醫療急救功能,相比之下,國外部分地區屬於綜合急救體係,既包含醫療救治,也包含火災、地震、礦難等應急救治,實現了醫療、消防、警察等多方資源聯動。“中國農村人口多,但急救條件較差,導致部分疾病死亡率較高,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要縮小城鄉差距,那麽包括醫療體係在內的綜合急救體係建設顯得非常重要。”霍勇說道。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要求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深入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政策,提供基礎性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

第三,部分縣域醫院救護車等設備老舊、不全,不能滿足急危重症患者搶救、監護的需求,且院前急救人員——包括基層首診單位醫護人員及120出車人員——診療能力不足,缺乏搶救以及疾病基礎救治能力,同時縣域醫院醫護人員缺乏,不能提供有效的應急服務。

第四,急救具有公益性,但部分地區存在個體經營救護車的情況。

頂層設計是關鍵

除了運行模式問題,霍勇在提案中還指出,在縣域急救方麵,部分救護車隻發揮了“轉運患者”的作用,但院前診療幹預有限,未能體現“救護”能力。

霍勇告訴媒體記者,雖然為救護車配備醫生急救效果最好,但可行性和合理性都不高,因為中國整體缺少醫生,醫生更重要的作用是指揮和指導,其他院前急救工作應該交給醫療救護員。

據了解,醫療救護員指運用救護知識和技能,對各種急症、意外事故、創傷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施行現場初步緊急救護的醫療人員,是當前院前醫療急救人員的重要補充。

霍勇表示,希望能夠培養更多的醫療救護員,進行規範化職業培訓——開展高中畢業後1000小時的培訓課程,搭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平台,利用集中培訓、上級帶教、駐院學習、模擬演練等方式推廣有效診療技術,學習對各種急危重症的應急救治能力。

另外,缺少遠程網絡傳輸設備,不能實現院前與院中的互聯互通、數據實時共享,也是影響患者救治的重要因素。霍勇告訴媒體記者,部分一線城市院前、院中信息溝通比較暢通,但縣域急救還存在人員培訓不足和信息化建設不足等問題。

有研究顯示,傳統急救係統中院前急救和院內急救彼此孤立,存在信息斷鏈,而縣域院前急救信息係統能將急救病人的信息采集由院內拓展至院外,對患者體征、波形數據及時觀察處理,掌握急救患者的基本信息,在必要時專家可對急救車上的醫師進行遠程急救指導,快速確定患者病情,為搶救患者贏得寶貴時間。

對此,霍勇在提案中表示,縣域醫院要搭建遠程信息傳輸平台,實現患者信息院前、院內互通,實時共享檢測數據及救治情況,便於院內醫院人員對120院前人員提供診斷信息以及救治幹預指導,提升患者救治效率。

另外還要更新完善救護車設備,使其滿足急危重症救治需求,如心電圖機、心電監護儀、除顫儀設備等,還要配備必需藥品並定期更新,使其滿足急危重症救治需求。

霍勇向媒體記者表示,加強縣域急救體係建設的關鍵在於國家層麵要有頂層設計和規劃,出台相關政策和標準,自上而下地推動建設。

霍勇建議加大政策支持,優化資源配置,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發布急救體係建設相關政策文件,明確實施路徑,以縣域醫院為主體、以鄉鎮衛生院為網點,建立縣域指揮型急救中心,構建高效、快速的急救網絡建設,同時加大人力、資源、技術投入。


上一篇安徽印發“十四五”衛生健康規劃:打造城市15分鍾和農村30分鍾急救圈

下一篇國家衛健委印發指南 推進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

彩神V